我有兩個姐姐,這里說的是大姐。
大姐長我十四歲,她出嫁時剛滿十八。當(dāng)時我還小,朦朦朧朧記得的,是她出嫁時穿的那件紫色裙和她悲慟的哭聲。
別人家的姑娘出嫁,都穿大紅衣服,大紅裙子,而姐姐之所以要穿紫色衣裙,是因為母親去世還不到一年,全家人正為她戴孝,紅色是萬萬不能穿的。至于姐姐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當(dāng)時我一點也不懂她的心思。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姑娘出嫁離家的時間要選在晚上子夜時分。姐姐臨嫁的那天,天剛黑,鄰居家的嫂嫂、姐姐們就來了。她們有的幫姐姐梳頭,有的為姐姐試裝。我還記得鄰家二嫂在姐姐臉上先撲了一層白粉,然后把一根棉線的一端咬在嘴里,把另一端分別纏在兩只手的幾個手指上,形成一個張開的剪刀狀。就這樣,二嫂在姐姐的臉上就那么一松一緊的,把她額上、腮上、兩頰以及唇上、下顎上的細細的絨毛一片片地鉸掉。姐姐說不疼,可我看著心疼,幾次要拉開二嫂的手,都被姐姐制止了。二嫂的這種做法,后來我才知道,所有人家的姑娘臨出嫁時都要經(jīng)歷這么一道關(guān),這是鉸臉,也叫開面。
看得出,當(dāng)時姐姐是不怎么想嫁人的,因為她畢竟才只有十八歲,而且還由于給母親治病借了婆家的錢,也怕嫁到婆家后受氣。姐姐直哭,不想吃飯。不知道是誰為姐姐煮了兩個雞蛋,可她不肯吃,說留給小五子吧。接著就把我叫到跟前,一手把我攬在懷里,一手把剝了皮的雞蛋一點點地喂給我吃。那時候我家的全部家當(dāng)也許就只有這兩個雞蛋了,可記事卻并不懂事的我,竟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爻缘袅怂?。而姐姐呢,似乎是餓著肚子嫁到了婆家。直到現(xiàn)在,每每想起此事,我心里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歉疚。
那天晚上,我本來說好一定要等到姐姐出嫁走了我才睡覺,可誰知熬著熬著便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等大人們把我叫醒時,見姐姐已經(jīng)穿好了新娘裝,正準備蒙上蓋頭上花轎呢。
姐姐見我醒了,便蹲下身,把我輕輕攬在懷里?;璋档挠蜔艄庀?,姐姐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也許因為有父親在身邊吧,姐姐才沒敢哭出聲來。是的,那時父親在他的兒女們面前有一種不可冒犯的威嚴,我們都很害怕他。
姐姐坐在椅子上,由幾位堂哥先抬到花轎邊,然后才讓她上轎的。姐姐臨上轎前把頭還扭了一下,因為她蒙著蓋頭,我沒看見臉。我想她一定是想看我一眼,因為,我是我們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個,而且早早地就失去了母親,應(yīng)當(dāng)說姐姐確實給了我很多的母愛。
姐姐出嫁走了,我一直送她出了胡同口。暮秋的夜,涼風(fēng)瑟瑟,遠遠地我聽見花轎里傳出了姐姐的一聲長長的慟哭。第二天,聽送親回來的人說,姐姐整整哭了一路,誰都勸不住。姐姐的哭,我是長大后才逐漸明白的:她是在思念逝去的母親,她是在牽掛我這個年幼的弟弟,是在為我們這個貧寒的家而哭,也是在為自己多舛的命運而哭。
---原載《新民晚報》
作者:張慶和
共和國同齡人,原籍山東肥城,定居北京。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會員、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級。有多件詩文作品入選數(shù)百種圖書,或被譯成英、法文字出版發(fā)行國外,或入選中考、高考“語文試卷”、模擬試卷、中小學(xué)生“語文課外閱讀”等?!锻尥?西瓜》獲“2018全國第七屆優(yōu)秀童謠推薦(80首)優(yōu)秀獎”。已出版散文集、詩集《記憶不敢褪色》《哄哄自己》《靈笛》《山野風(fēng)》《寫作沒有技巧》《該說不該說》《娃娃成長歌謠》等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