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牛肉湯"續(xù):牛骨來自小牛 或為熟肉

  來源:大河網佚名2016-12-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信陽"牛肉湯"戰(zhàn)國楚墓因為在墓內隨葬的陶鼎中發(fā)現(xiàn)牛骨頭而引發(fā)關注,記者12月22日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動物考古專家針對墓中提取牛骨所作的鑒定已有初步結果,牛骨頭被清理干凈的照片也首度曝光。據推測,牛被宰殺時年齡不超過一歲半。

信陽"牛肉湯"戰(zhàn)國楚墓因為在墓內隨葬的陶鼎中發(fā)現(xiàn)牛骨頭而引發(fā)關注,記者12月22日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動物考古專家針對墓中提取牛骨所作的鑒定已有初步結果,牛骨頭被清理干凈的照片也首度曝光。據推測,牛被宰殺時年齡不超過一歲半。

省文研院動物考古專家侯彥峰告訴大河報記者,通過實驗室的初步檢測,確認陶鼎內共計提取1塊完整的牛右側肱骨、1塊牛的胸骨和4塊牛右側肋骨。根據骨骼在鼎內堆放的形態(tài)、各骨的解剖位置、骨的大小等,可以推斷這些骨頭是來自同一頭牛。而根據骨骺愈合情況,該牛的肱骨遠端骨骺未愈合,其年齡小于1.5歲。另外,可以推測隨葬時盛放在鼎內的是一塊既有骨頭又有肉的牛右前肢臂部及胸前部。

考古人員還在動物骨骼上發(fā)現(xiàn)了覆蓋的一層紡織物,這究竟是一種儀式,還是為了保持"肉食"的干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其用意尚不明確。而對于大家比較關心的肉是生是熟問題,根據"事死如生"的觀點推測,熟的可能性比較大。(編輯:馬芳)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