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舉辦 中軸線申遺再迎新進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徐婧2022-08-0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徐婧)7日,2022“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在北京中軸線北段地安門外舉辦。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對話會上表示,近期,國家文

 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徐婧)7日,2022“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在北京中軸線北段地安門外舉辦。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對話會上表示,近期,國家文物局黨組已經研究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國文化中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擁有世界遺產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城市。2022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50周年,是中國設立歷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之年。

 李群表示,近年來北京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推動老城整體保護,出臺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推進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文物騰退保護利用,促進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保護發(fā)展,創(chuàng)建“博物館之城”、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qū),取得積極成效,在全國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他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積極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部市合作機制。近期,國家文物局黨組已經研究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希望北京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工作總的方針,通過中軸線申遺,持續(xù)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促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他指出,北京要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三個有利于”要求,深入挖掘北京中軸線多重價值,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要堅持保護第一,老城不能再拆,全面保護文物建筑、肌理格局和景觀風貌,探索歷史文化遺產系統(tǒng)性保護,更好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要堅持以人為本,把老城區(qū)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tǒng)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huán)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要鼓勵社會參與,活化歷史場景,完善支持政策,讓文物和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讓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惠及廣大民眾。

 本屆對話會以“歷史文化名城與世界遺產保護”為主題,開展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為落實首屆北京文化論壇精神,還以“積極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展示文化魅力”為主旨,開展了五場特色展覽。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西城區(qū)文化和旅游局推出“萬象中軸”數字文化體驗項目發(fā)布儀式,并會同北京河圖推出“萬象中軸”北京中軸線數字文化體驗展;北京建筑大學聯合帝測公司推出“中軸線知識科普展”;北京設計之都發(fā)展有限公司策劃推出“繪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國際青少年藝術展”;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推出北京中軸線三維立體實景測繪展;手工雕刻師段永成展出最新作品——“中軸線建筑雕刻”。

 本次對話會由國家文物局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指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主辦,西城區(qū)人民政府承辦。會上,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設立“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

(編輯:月兒)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話會舉辦 中軸線申遺再迎新進展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