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亂象:費用高昂講解簡單,學生蹲路邊吃自熱米飯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青年網2023-10-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江蘇省消保委10月11日發(fā)布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并提出,研學旅行當下火爆的同時也存在價格過高、游而不學、打卡走形式、安全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學生難以實現“游中有所學,

江蘇省消保委10月11日發(fā)布研學旅行消費調查報告并提出,研學旅行當下火爆的同時也存在價格過高、游而不學、打卡走形式、安全保障不到位等問題,學生難以實現“游中有所學,行中有所得”。

 研學旅行是一種走出校門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實踐活動,近年來受到熱捧。江蘇省消保委報告稱,今年暑期,江蘇省旅行社共接待研學旅行23萬人次,較2019年上升68.66%。但同時,省消保委系統(tǒng)也接到了不少有關研學的投訴,相關問卷調查中,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當前研學旅行服務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亟待改進。

 研學旅行價格往往不菲,45.7%的受訪者人均花費為201-500元/天,另有32.5%的受訪者人均消費更是高達501-1000元/天。不過有不少消費者投訴稱,價格與服務質量并不匹配。南京消費者樊女士投訴稱,今年暑期她給孩子報了從南京到新疆的親子研學旅行團,花費一萬五千元左右,但體驗后發(fā)現,該研學游和普通旅游團并沒有明顯區(qū)別,全程幾乎沒有研學活動,導游講解非常少,研學旅行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在一例博物館研學案例中,家長投訴稱,整個研學活動以玩為主,進入博物館時,場館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需要講解,夏令營帶隊老師表示不需要,由自己介紹。但實際上,講解過于簡單,只是讓學生按文物樣貌、造型等尋找對應答案并記錄,并且在午休時間讓學生自己玩狼人殺游戲和撲克牌,并沒有帶領小學生深入了解文物、場館人文等知識,沒有將游和學有機結合起來。

 還有消費者稱,今年5月為孩子報名了北京研學旅行,費用在4500元左右,不含路費。期間行程非常趕,孩子被要求凌晨2點起床看升旗儀式,看完后便躺在廣場睡覺,后排學員觀感較差,甚至不知道升旗儀式是否已經結束。另外在景點參觀時,老師講解內容非常少,為突出研學性質,機構最后發(fā)了兩張紙作業(yè)讓孩子填寫,草草了事。

 安全保障問題也是一大“槽點”。江蘇省消保委調查發(fā)現,南京一夏令營安排小學生中午吃自熱米飯,在老師示范自熱鍋使用步驟后,便讓小學生自己操作。市場上自熱米飯中的自熱包成分有鐵粉、鋁粉、氧化鈣、焦炭粉等,利用其與水接觸反應,釋放熱量,操作不當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調查稱,由于沒有就餐地方,小學生或蹲或趴在路邊臺子上吃飯,現場有學生因為不會操作自熱米飯被熱氣燙到,打翻飯盒,夏令營工作人員甚至還指責該學生弄臟了地面。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研學團課程設置缺乏目標、可操作性不強是游學分離主要原因。目前市場上研學旅行的組織機構主體多樣,包括旅行社、景區(qū)基地以及教育培訓機構等,主體多樣化也導致市場難規(guī)范。師資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對研學老師的資質尚未有統(tǒng)一規(guī)定,市面上也存在不同的發(fā)證機構。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存在花幾百元買證書的情況,消費者很難辨別導師資質和水平。

 江蘇省消保委建議,要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及更完善的行業(yè)標準,完善細化研學機構的資質、經營能力、經營范圍等,以及從業(yè)人員的考核、資質以及管理,研學基地的硬件設備和配套,研學產品的內容和范圍、飲食住宿、價格明細等內容。機構要重視原創(chuàng)內容,做好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和設置,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

(編輯:鳴嫡)


研學旅行亂象:費用高昂講解簡單,學生蹲路邊吃自熱米飯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