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供不應求?記者進廠找答案

  來源:新華社向定杰 周宣妮2024-07-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新華社貴陽7月22日電(記者向定杰 周宣妮)價格一漲再漲、網店脫銷斷貨、預約球場拼手速……近期羽毛球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一只小小的羽毛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日前,記

新華社貴陽7月22日電(記者向定杰 周宣妮)價格一漲再漲、網店脫銷斷貨、預約球場拼手速……近期羽毛球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一只小小的羽毛球,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日前,記者來到全球重要的羽毛球生產基地——貴州省錦屏縣走訪了解。

地處苗嶺侗鄉(xiāng)的錦屏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因2017年引進了世界羽壇知名品牌亞獅龍,產業(yè)從此起步。如今,每天上萬打、超過10萬只羽毛球從這里“飛”向全球。

投資2.48億元,占地153畝,解決就業(yè)513人……記者在廠房門口展板看到,貴州亞獅龍體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通過幾年發(fā)展,去年產值已達3.4億元,生產羽毛球超400多萬打,出口總額近900萬美元,產品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我們統(tǒng)計過,全球大約每十只羽毛球,就有一只產自這里。”該公司生產經理胡兵說,當前羽毛球供不應求,一出來貨就被訂完了,所以他們也在開足馬力、趕制訂單。今年上半年,工廠生產羽毛球達230多萬打,產值達1.85億元,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左右。

“注重健康,喜歡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了。去年我們看到整個羽毛球生產的行情,所以提前增加了設備和人員。”胡兵解釋產量、產值增長的原因時說。此外,他認為,上游原材料的漲價,也使得水漲船高,讓產品多次提價。

“這種影響小廠感受更明顯,對大廠來說,挑戰(zhàn)有,機遇也存在?!焙硎荆髲S在管理精細化和節(jié)省物料上可能會做得更好一些。比如今年他們一方面擴大產能,另一方面從工藝上著手,在內部抓節(jié)約,減少原材料浪費,其目的就是想把羽毛球的價格降下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據了解,一只羽毛球要用16片刀翎毛,而一只鵝只有14片這樣的羽毛。如果亞獅龍錦屏工廠24小時不停地滿負荷生產,一天需要20萬只鵝的刀翎毛。因此,這里大量的原材料還是從安徽、河南等地采購。

在生產車間參觀時,記者看到,工廠內設有洗毛、曬毛、排毛、插頭、烘干、滴膠等車間,一個成品羽毛球的生產工序多達38道。絕大多數(shù)工人以當?shù)嘏詾橹鳎齻冊诓煌瑣徫簧?,與機器緊密協(xié)作,保證著羽毛球的質量。

繁忙的景象還出現(xiàn)在隔壁的貴州大桐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拔覀兊男聫S區(qū)這個月初才正式投產。”企業(yè)負責人張偉平說,相比原廠房,搬遷后其產能翻了一倍,目前91名工人每天能生產4500打羽毛球。

“我們主要是生產高端羽毛球,新生產線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品質更高,價格相對來說也要高一點,其中80%的產品都是出口,主要銷往馬來西亞、英國?!睆垈テ秸f。

因為羽毛球價高、搶手等因素,當前,市場上尼龍球、塑料球等產品銷量也有所增長?!澳壳耙灿泻芏嗳嗽斓挠鹈蛟谑袌錾腺u,有的也不錯,但是跟天然羽毛球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受訪人員說,除了是否耐打以外,還反映在手感、飛行速度等方面,對打慣了傳統(tǒng)羽毛球的人或者專業(yè)選手來講,體驗感還是有差距的。未來人造球能否實現(xiàn)“平替”,還需要市場和時間的驗證。

(編輯:映雪)


羽毛球供不應求?記者進廠找答案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