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色情彈窗廣告鏈條:覆蓋全國網民

  來源:南方都市報彭彬,吳斌,饒麗冬2017-02-1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南都記者曾通過手機查看 "get× 哥 " 運營的視頻網站 " 福利區(qū) " 影片,發(fā)現這些色情直播刻錄視頻的下方,還有一些色情彈窗廣告。

 南都訊此前,南都記者曾通過手機查看 "get× 哥 " 運營的視頻網站 " 福利區(qū) " 影片,發(fā)現這些色情直播刻錄視頻的下方,還有一些色情彈窗廣告。點擊進入后,發(fā)現是一個色情視頻網站,里面存在大量色情視頻,但只能觀看 30 秒,如果想要觀看完整版,需要進行充值。南都記者通過瀏覽器檢索發(fā)現,不少網站存在色情彈窗廣告。

對此,針對網絡彈窗涉 " 黃 " 傳 " 黃 " 的問題,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表示,已組織相關 " 掃黃打非 " 部門就此進行了專項打擊。今年,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將繼續(xù)開展非法彈窗廣告集中整治,嚴厲查處以低俗、色情圖片或視頻誘導網民點擊、推廣色情網站的行為,特別是要打擊彈窗廣告背后的利益鏈條,既要查處登載非法彈窗廣告的網站,也要打擊從事違法活動的廣告聯盟。

有賣家稱可全網投放色情廣告

" 現在許多網站上都布滿了色情廣告,青少年沒有分辨能力,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非常不利。" 昨日,江蘇某大學老師向南都記者表示。

除了 "get× 哥 " 運行的視頻網站上的色情網站彈窗,南都記者發(fā)現多個網站存在所謂的成人電影、激情視頻廣告。點擊進入后,發(fā)現有一些男女激情視頻,但每個只能預覽 10 秒至 30 秒,如果想要看全,需要充值 30 元。

南都記者通過調查發(fā)現,這些非法彈窗廣告的投放背后,擁有一條自己的產業(yè)鏈。

大理老榕 ( 微博 ) 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可以提供彈窗廣告投放的公司。近日,南都記者以投放廣告為由,加入一個名叫 "CPA 電信富媒體彈窗劫持 " 的 QQ 群,在那里,記者聯系上一位名為 " 老榕樹網盟 " 的聯絡人員,他告訴記者,黃色內容也可以進行投放,電信、聯通、移動三網支持,且可以選擇手機端或是網頁端呈現。

當記者向其咨詢具體的投放價格時,此人告訴記者,彈窗廣告的收費標準為,每 5 元可以投放 1000 個 IP。廣告主開戶 2000 元起,新春活動期間返贈 30% 的廣告費,還能提供全額發(fā)票。

當記者以廣告主的身份向其咨詢是否可以投放比較黃的內容時,該人員表示 " 沒問題 "、" 我們做了十年了 "。

記者隨即查詢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fā)現該公司是正在經營的合法注冊公司,其成立日期為 2010 年 11 月 30 日,登記地在大理市,主營業(yè)務包括設計、制作、代理、發(fā)布各類廣告等。

據了解,廣告主還可以在后臺自助設置每日限額和投放時間段,后期費用沒有消耗完,可以自助申請全額提現。

在記者堅持下,這名工作人員立即聯系技術人員幫助注冊了平臺賬號,在后臺界面可以看到,廣告主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廣告項目,并進行支付結算。記者注意到,該平臺還可以通過發(fā)展下線的方式獲得 8% 的永久性提成。

" 花幾百萬全國網民都能看到 "

據國家網信辦 2014 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民常用軟件中,有彈窗廣告的軟件 1221 個,其中每天彈出廣告數量超過 1000 次的軟件近 500 個。

據了解,這些彈窗廣告主要分為三類:軟件彈窗、網頁浮窗和運營商彈窗。

2013 年 3·15 晚會上,央視曝光在網絡上存在一種通過特殊渠道投放的彈窗廣告,這種廣告 " 被 " 投放在各大網站,用戶上網時就會莫名其妙地強制彈出。而在這之中,寬帶運營商成為這一產業(yè)能夠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據成都樂天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王邦宇在公開報道中指出,彈窗廣告通過寬帶運營商這種特殊渠道投放。這是一條灰色產業(yè)鏈,綁定了域名后,用戶只要上網,就可以將這種廣告強行推動至用戶電腦上,根本無法屏蔽。

在此之前,2013 年 2 月,針對用戶投訴的 " 中國電信 ( 微博 ) 寬帶出現強制推送廣告 " 現象,中國電信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 發(fā)現個別下屬單位確有此類問題,已經采取措施停止向寬帶用戶推送第三方廣告。"

但這并不代表著,電信彈窗廣告就此退出網絡江湖。

南都記者在百度上以 " 彈窗廣告投放 " 為關鍵詞搜索,有 779000 個相關結果。記者隨機選擇了其中一家 "× 獅傳媒 " 進行溝通。工作人員一開始稱不能做電信彈窗廣告,但再三詢問后,其松口表示,還是可以的。

該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有兩種彈窗廣告投放方式,一是 DSP 形式,即通過競價的方式幫助廣告主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投放廣告。價格相對低廉,但容易被屏蔽。

另一種就是電信彈窗廣告。廣告主可以設置頻率,收費是每展示 1000 次 60 元,如果按點擊計算則是每點擊一次 2 元。

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從技術上,幾乎所有的網站都可以實現彈窗廣告投放。不過一些大型的門戶網站他們不做,怕對方投訴。

據了解,只要用戶采取電信上網的方式,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受到彈窗廣告的 " 攻擊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想要全國每一位網民都能看見廣告,需要幾百萬的投入。

不過他也表示,他們對內容還是有篩選的,黃賭毒不做。據了解,最近有很多人打電話給他們要做這一類廣告。

那么,這一類彈窗廣告是否可以屏蔽呢?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采用 DSP 投放的廣告,如果電腦中安裝了 360 等軟件,是可能被屏蔽的。但是如果采取的是電信彈窗廣告,則不那么容易屏蔽。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告訴南都記者,彈窗廣告沒有禁止,誰來做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不能違反用戶知情權。要確保用戶一次拒絕后,不得再次發(fā)送商業(yè)信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中,都明確提到,向用戶發(fā)送商業(yè)信息必須征求同意,用戶一旦拒絕不得再次發(fā)送。

他認為,對于這些廣告,當地網絡運營商即使不知情也應該采取措施保護用戶的知情權。

彈窗廣告關閉難 涉嫌違法

不少用戶都有這樣的經歷,打開網站如果發(fā)現有彈窗廣告,會直接點擊 × 進行關閉。但是,不管是多么聚精會神地移動鼠標對準按鈕,誤操作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跳轉至彈窗廣告所鏈接的界面。更不用說在屏幕小得多的手機上,操作難度更大。

2014 年 9 月底,國家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合發(fā)起 " 治理彈窗 " 專項行動。據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據網民舉報并核實,迅雷彈窗服務傳播色情低俗及虛假謠言信息,特別是 " 資訊 " 欄目中相關信息尤為集中。隨即,迅雷資訊彈窗服務被關停。

2015 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guī)定,彈窗廣告如果沒有明顯的取消標志,廣告主是要受到懲罰的。

朱巍告訴記者,難以點擊關閉彈窗廣告并不是在打擦邊球,而是一種違法行為。

最新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是 2016 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fā)布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guī)定:利用互聯網發(fā)布、發(fā)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fā)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巍告訴南都記者,這是在保護用戶的安寧權,彈窗廣告不能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但這方面互聯網廣告公司目前做得還不是很好。

此外,《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還要求不得以欺騙方式誘使用戶點擊廣告內容。朱巍告訴南都記者,利用黃色內容引誘點擊彈窗廣告是非法的。而且它已經不是廣告了,更多的是一種非法信息。如果廣告投放商投放色情廣告就不僅是違反廣告法,還是違反刑法。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須要通過精準的操作才能關閉,一旦有偏差就會跳轉至彈窗鏈接的網站。此外,在手機瀏覽界面,如何精準點擊關閉按鈕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據一些手機用戶反映,不僅在手機上精準點擊關閉按鈕不那么容易,還曾出現過無法關閉的現象。

業(yè)內人士介紹,對于軟件彈窗,用戶可以在軟件設置中設定 " 禁止彈窗 "。如果不知道是哪些軟件在彈窗,或無法設置 " 禁止彈窗 ",可以使用殺毒軟件的 " 彈窗攔截 " 功能進行定位,再一鍵禁止它再次彈出。針對網頁浮窗,用戶可以為瀏覽器安裝 " 廣告過濾 " 軟件,如此就能屏蔽絕大多數來自網站的浮窗廣告。針對寬帶運營商的彈窗,用戶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客服進行投訴。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可以到工信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進行投訴。

正部署色情彈窗整治

" 色情彈窗的問題非常復雜,其中的責任劃分比較難確定,有些是網站所為,有些是廣告聯盟所為。" 某專業(yè)打擊涉黃網站的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

" 關于彈窗整治,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在 2014 年就會同網信等部門開展了整治,今年正在部署。" 針對網絡彈窗涉 " 黃 " 傳 " 黃 " 的問題,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表示,今年,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將繼續(xù)開展非法彈窗廣告集中整治,嚴厲查處以低俗、色情圖片或視頻誘導網民點擊、推廣色情網站的行為。

" 特別是要打擊彈窗廣告背后的利益鏈條,既要查處登載非法彈窗廣告的網站,也要打擊從事違法活動的廣告聯盟。" 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強調。

(編輯:鳴嫡)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