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小孩吵鬧不聽勸 樓下動用"震懾武器"反擊

  來源:華商報佘暉2017-04-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但西安紅光路一小區(qū),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樓下住戶用“震樓器”予以反擊,經民警及社區(qū)協(xié)調,雙方達成諒解。

華商報訊(記者 佘暉)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但西安紅光路一小區(qū),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樓下住戶用“震樓器”予以反擊,經民警及社區(qū)協(xié)調,雙方達成諒解。

因小事爭執(zhí)鄰居間鬧別扭

“其實雙方是一個工廠的,低頭不見抬頭見都認識,就為了一丁點爭執(zhí)?!闭f起這兩天所在小區(qū)內兩住戶之間“打別”一事,西安市蓮湖區(qū)棗園街道辦事處紅光社區(qū)副主任趙春麗直搖頭,她說,其實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引起的。

趙春麗說,該小區(qū)是單位家屬院,2010年入住。最近鬧別扭的這兩戶,甲住五層,乙住四層,是樓上樓下的關系。五層住戶甲家中有一個小男孩,今年上二年級。四樓住戶稱,五樓住戶小孩經常在樓上拉凳子、推積木,蹦來蹦去的,影響他休息,他就上去說過多次,但未能奏效。前一段時間這兩戶又因噪音問題起爭執(zhí),四樓住戶用工具將樓上五樓住戶的門砸了個坑,經社區(qū)及物業(yè)協(xié)調,四樓住戶給五樓住戶賠門,大概花了1000多元。

400元買來“震樓器”反擊

都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沒想到4月7日起,四樓住戶在家中安裝了“震樓器”予以反擊,這樣五樓住戶又不答應了。

那四樓住戶安裝的“震樓器”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趙春麗介紹,當時看到的是地下有個托盤,中間通過一根伸縮管支撐,在天花板上有個主機。開動電源后,有震動的感覺,四樓住戶稱自己花了400多元從網上購買的。

據(jù)該小區(qū)物業(yè)辦安保人員介紹,大概是在4月7日晚8時起,五樓住戶找到物業(yè),稱樓下傳來震動聲音。但物業(yè)去敲四樓住戶門時,一直無人答應,而對方電話也聯(lián)系不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4月9日,五樓住戶多次找社區(qū)、物業(yè),但因為四樓住戶在外地工作一直聯(lián)系不上。

警方社區(qū)督促住戶關閉機器

“就這件事五樓業(yè)主報了警,派出所也出面協(xié)調了?!弊蛉障挛?,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棗園路派出所處警民警介紹,接警后警方到場,這種震動聲音在比較靜的情況下能感覺到,但因四樓住戶在外地工作,警方通過社區(qū)、物業(yè)告知四樓住戶,希望其通過合法渠道解決鄰里糾紛。

趙春麗介紹,4月9日,社區(qū)聯(lián)系到在外工作的四樓住戶,在警方、社區(qū)督促下,該住戶關閉了機器電源。經社區(qū)出面,五樓住戶同意加強管理自家小孩,四樓住戶也稱不再開“震樓器”。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該小區(qū)這兩戶人家,但兩戶均未開門,也未能聯(lián)系到這兩戶業(yè)主。

>>律師聲音

以“噪”制 侵害鄰居相鄰權

陜西眾邦律師事務所李小東律師表示,鄰里間發(fā)生矛盾,最好是找物業(yè)和社區(qū)幫助溝通,這種通過制作噪音來解決鄰里問題的辦法,會使周圍更多鄰居受到影響,侵害到的是鄰居相鄰權。樓上樓下住戶是要在一起居住幾十年的鄰居,最好還是要相互多理解、多包容,雙方都要克制情緒,避免因瑣事引發(fā)更大的矛盾。

>>知道一下

何為“震樓器”?

華商報記者在某網站上輸入“震樓器”,跳出不少類似產品:“防樓上鄰居噪音震樓反擊神器”。不需要打孔安裝的震樓器,通過一根伸縮桿的支撐,將主機頂在屋頂上的,工作時樓上住戶能感覺到敲擊錘的振動。有的神器,還可連接藍牙,“播放任意聲音,打破樓上優(yōu)勢,震懾樓上鄰居,解決樓吵問題”。

(編輯:映雪)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